
岳塘融媒8月18日讯(记者 朱维)“妈,今天天气好,咱们把头发理一下,等下推您去户外走走?” 早上七点,岳塘区双马街道象形社区新塘安置区居民楼里,47岁的汪笑怡正端着温水盆,熟练地给坐在轮椅上的婆婆杨巧云浸泡双手。杨巧云的双手因帕金森病不停颤抖,指甲却修剪得圆润整齐,看不见一丝倒刺。
2021年,患有帕金森和糖尿病的杨巧云不慎滑倒致髋骨骨折,彻底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护理难度陡增。家人曾试过一年换三个保姆,但婆婆因不习惯外人照料日渐憔悴,在一家通信营业厅当店长的汪笑怡咬了咬牙:“还是我来。”为了更好照顾婆婆,她在2024年向工作了17年的公司递交了辞呈,公司领导再三挽留,甚至提出可以弹性工作制,但都被她婉拒了:“虽说可以弹性上班,可照顾老人哪能‘弹性’?婆婆需要全天候守护,我不能分心。”她把铺盖搬到婆婆房间隔壁,每天早晨7点,汪笑怡的“护理马拉松”就开始了:先是用温水为婆婆擦洗身体,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;饭后按时喂药,记录血压血糖数据,定时翻身防压疮;连剪指甲都琢磨出 “温水泡软 — 圆弧修剪 — 酒精消毒”的流程,生怕因糖尿病引发感染。天气好时,她会推着轮椅带婆婆到小区花园晒太阳,这是杨巧云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。
为了当好这个“全职护工”,汪笑怡追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学按摩,对着视频练康复手法,三个月记满厚厚一本护理笔记,连社区医生都夸:“比专业护工还规范。” 辞去工作后,家庭收入锐减,但她从不降低婆婆的生活品质,床头柜上永远摆着当季最新鲜的水果,衣柜里总是备着舒适柔软的居家服。有人问她后不后悔放弃事业,她总是笑着说:“钱少就少花点,够用就行。婆婆托举我们小家庭成长,现在该我们回报她了。”
这份坚守像一块磁石,把全家拧成了一股绳:丈夫提前一小时起床做早饭,上大学的儿子放假回家就给奶奶按摩腿部,照顾奶奶起夜,让妈妈能安心多睡几个整觉。去年寒假,他还特意选修了老年心理学课程,说要“更科学地孝敬奶奶”,这个家庭在困境中更加团结和睦。“汪笑怡用多年的坚守,给新时代家风建设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。”社区书记张应培感慨道。
责编:陶妞
来源:岳塘新闻网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法华山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山市晴岚
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记忆”文化打卡点:昭潭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蔡蔡和大乔:返乡青年 逐梦“绿心”沃野
“我”和岳塘的故事|朱大可:深耕岳塘 开拓创新 成就电气“小巨人”
岳塘区“我爱湘潭我的家”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暨“活力湘潭 快乐走娃”活动启动
文旅新区 多彩岳塘丨在七星桃花源遇见“世外桃源”
我爱湘潭我的家|岳塘区:欢天喜地闹元宵
下载APP
分享到